Search

Recreate 非物質遺產。

既有工藝式微,還能以何種姿態流傳?比方說白鐵工...

  • Share this:

Recreate 非物質遺產。

既有工藝式微,還能以何種姿態流傳?比方說白鐵工藝,在早期香港甚為流行,信箱、水桶、麻雀箱和米缸等家居用品皆用通上白鐵。因其柔軟特性,只要將摺位處的鐵片打平,便可接合成產品,然而隨著塑膠在六十年代興起,加上製作需時,日常用途的白鐵製品已寥寥可數。如今最常見的,也許是抬頭可見的白鐵風喉......有藝術家利用白鐵的柔軟特性,天馬行空製作榕樹頭場景;旁邊一道白鐵風喉修理門,寫著「好好修理」,寓意修理人與人之間失落的關係;也有藝術家利用白鐵製作日用品如廁紙座和咖啡器具。似曾相識的材質,全新的演繹,也讓一門市場淘汰的工藝獲得重生的可能。

「教育」、「活化」香港非物質遺產。「賽馬會『傳‧創』非遺教育計劃」 @ichplus_org 來到第三年,延續師徒教學模式,由老師傅將傳統工藝傳授給學生。學生可以學習紮作、長衫製作、剪紙、吹糖、麵塑、木傢俱等傳統工藝,再自行創作。有藝術家將當代意念加入廣彩,傳統圖騰與卡通並存;也有藝術家利用紮作製造燈飾。窮則變,變則通。既有工藝,能否找到重投大眾日常的契機?

第三屆「賽馬會『傳‧創』非遺教育計劃」周年展覽:
日期:即日至7月4日
時間:早上 11時至晚上 10時
地點:chi K11藝術空間(K11 Art Mall地庫2樓chi K11 藝術空間)
九龍尖沙咀河內道18號

#香港非物質遺產 #傳統工藝 #文化傳承 #嶺南大學 #香港藝術學院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「就係媒體」由一群來自傳媒、出版、設計創意、文化藝術及市場推廣各個界別的工作者組成。通過各種形式與想像,說香港與香港人的故事。
View all posts